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童年生活

童年時光與都市圖像
胡寶林


我快樂的童年是在越南老家,一個名叫「堤岸」的華人城度過的。在這個佔越南首都一角的小鎮上有百分之七十是中國華僑。不大不小的市鎮中,汽車很少,綠蔭之下的街道上,小孩子赤膊短褲玩耍,便急時遮遮掩掩地隨便找個地方撒把尿,是常見的事。

豐富多元的小鎮生活

我家住在城裡的鬧區,附近的每一條街都有新鮮事。緊鄰後巷的戲院,演電影、也演廣東戲;幾乎每一齣戲我都看過,每一個故事的音響都從後巷播音到我家。因為門票不貴,有時熟悉的剪票員還讓我偷溜進去看免費電影。我家小孩多,常常看完戲大家就扮演其中的角色。

一年當中常有不少節慶。過年的熱鬧不說,元宵節看花燈,清明坐馬車去掃墓,四、五月雨季打水戰、摺紙船,端午包粽子和學做香袋,七月跟著大表姐拜織女玩碟 仙,八月中秋夜遊賞月。平時婚喪喜慶則是小孩子和親戚見面最多的日子。

獨具殊異的傳統禮教

初 一、十五和年節,我常跟隨祖母和母親去天后廟(婆廟)上香。記得我開始入學讀書的那天,祖母一早起來誦經;天還未亮,父親帶著我提燈籠,一路走到學校去向 孔老夫子像鞠躬。出門時祖母還摸摸我的頭說了一句:「一路光明」。這個印象,至今記憶深刻。後來我信了天主教,孩子在維也納入學讀書也在教堂舉行開學典 禮,我和妻在這種特別的節日中,都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個十字祝福一番。開學那天的節目很多,記憶很深刻,到了中午,祖母和爸媽帶我去觀音廟裡的文昌宮拜 神,給一位老人家在我雙手虎口附近開小刀「挑懶筋」,還要我跨過火盤數次,說是要「過五關,斬六將」。如今,看著我手掌上被挑去懶筋的兩個小小綠疤,我就 不敢倦怠。家裡為了慶祝我的開學,邀請了親友來包廣東水餃。廣東人稱餃子為「角」,廣東話諧音為「閣」。水餃大餐開動之前,我奉命要拿一個水餃,在夾層閣 樓的樓梯上吃,而且要邊吃邊往上走,象徵「步步高昇」,吃完了,親戚就拍掌。我當時只覺得好玩,長大了才知珍惜這些頗具意義的回憶!這種開學古禮,也只有 我才行過,不知為什麼,其他弟妹就沒有行,只因為我是長子?

這樣的節日很多,如祖母生日、孩子滿月、姑姑結婚,一幕一幕的喜慶戲劇上演。除了婚嫁,我們總是在家請客,家中至少可擺四桌,不夠地方就擺到巷子去辦桌, 反正鄰居加起來就增加一桌了。這些家宴,最忙碌的就是母親了,她十七歲入門,受傳統禮教的磨練,燒得一手好菜,每天要煮飯給我們九個兄弟姐妹,包括祖母和 兩名印刷工總共十五人吃飯。不過,家宴是常常提早開始,親友先來就打麻將,而且一開就幾桌;有時,吃完了家宴又再繼續方城夜戰,而且常常會吵起架來。吵得 我們小孩無法睡覺。因此我從小就討厭打麻將,到今天也不想去學。

每逢節慶,就是家中打掃和佈置的機會。尤其過年,我常幫忙把神位的銅爐和電風扇擦亮,把春聯換新。這種節慶佈置的習慣一直到現今,我在台北和維也納的家都 保有和孩子在過年剪紙花和畫春聯的習慣。門外的百葉窗差不多每兩年會重新上漆,於是兄弟又有機會自作聰明去配色。平時家中不喝汽水,但過年時爸爸就會買上 幾箱汽水和五、六個西瓜,擺在客廳酒櫃上,說是用來招待拜年的親友,最後當然是被我們小孩子喝得精光。

秀外慧中的時代母親

家庭佈置這檔事,總是由母親帶動,她的手工很好,做香袋、糊花燈、剪裁縫紉都是她的拿手絕活,雖然我是男生,也學女紅,因為可以把衣服改得「騷包」一些,像喇叭褲、窄袖,我都自己改過。

母親只讀過幾年書,她的聰慧被重男輕女的傳統所壓抑,但是她的好學卻是孩子們的榜樣。她的手工不僅僅是應景的勞作,同時還是開發家庭企業的本錢。多年的戰 亂,家道中落,她先後帶領我們做襟飾、香包和聖誕卡,拿到菜市場去賣;她曾經開過裁縫班,甚至還和姑姑向一位化學工程師拿了洗衣粉配方在家生產過洗衣粉出 售營利。父親總是對我們的「小手工業」潑冷水,他只顧勤奮保守地做他的印刷工,工餘之暇的嗜好是看武俠小說和打籃球,一租就是成套,包括古本小說、七俠五 義、紅樓夢等我都比他看得快。看小說對我的中文詞彙很有幫助。越南赤化後,母親在巷口和弟妹擺攤賣豆漿,父親才全力投入幫忙。

除了我是先行離家的逃兵之外,越戰使全家都成為難民。母親又在香港帶領全家開起越南餐館。自從祖母在北越軍隊南侵時過世後,母親就像紅樓夢的王熙鳳一樣, 做起全家的總管,父親變成工頭。經歷十年的血汗經營,逃難的兄弟姊妹幾乎都個個成了越菜師傅。

快樂多彩的童年記事

父親是一個華僑體育會館的理事,我們兄弟就有機會常常去體育館打球、打拳、看馬戲、看魔術、聽國樂、看畫展。我的童年充滿了如此的文化生活。上學途徑有許 多店舖,有紙紮舖、武館、修錶店、廣告店、戲院、茶樓、醫務所、照相館、書店、租書攤、舊書攤、文具店、棺材店、藥房等,店門都是打開的,我們跟老闆都認 識。我和兄弟都愛流連街頭,一條街比學校還有趣。還記得我時常去隔壁看叔叔們畫電影廣告,家裡開印刷廠到處都是紙墨,我就這樣學起畫來。我今日做了建築 師、畫家,我的二弟在澳洲做了華人電台美食家,八弟開室內設計公司,看來與當年的環境有關吧!

童年時光沒有升學聯考的壓力,平時功課不多,除了幫爸爸的印刷廠做小工,整天好像都在玩。功課做完,工作做完,有時畫圖、有時溜去做街童。家中有九個小 孩,有時,我還背著小妹妹滿街走,把她背到睡著才回家。我們都被媽媽分派家務,輪流做打掃、洗衣、熨衣等工作,這就是我們的家庭「勞作」。巷子雖窄,但絕 無汽車,小孩子把巷子當遊戲場;大人把巷子當辦喜事的酒樓和喪事的道場。一巷子的小孩玩的花樣都是依季節流行著:鬥蟋蟀、打連環圈「公仔牌」、彈橡皮筋、 擲銅錢、拋米包、捉迷藏、演戲、打籃球、打彈珠,當然也有打架和跟著大人喊抓賊。有時街上還有人拖著猴子,騎著大象來賣萬金油。賣蜜餞的叔叔帶著木偶戲來 先唱一段,賣豆花的越南姑娘用磁性嬌柔的歌聲叫賣。到如今,這種聲音偶然還會縈迴耳根。

我真感謝我的父母,把我生在一個那麼豐富生活的都市裡。快樂的童年回憶永遠是我臉上的笑靨。

付出代價的歷史更迭

童 年彷彿從未孤寂過,稍為年長,愛躲在閣樓看小說。家中到處擺著書,因為我們的印刷廠專印教科書。爸爸是武俠小說迷,他租回家的小說,我比他看得快,看到晚 上,媽媽關燈了,我就用手電筒看。我又喜歡流連大街上的舊書攤,因為少有零用錢,只夠買那時的「中外」和「今日世界」舊雜誌,我的興趣是把雜誌圖片分類剪 起來收藏,在圖片剪貼簿上,我學到了許多美的欣賞。有一次我幫姑姑搬新家,發現舊主人拋棄了一櫃香港出版的小說,其中有徐玗、王藍、無名氏、謝冰瑩等作者 的作品。我高高興興地搬回家自己佈置了一個角落,時常躲在閣樓上不下來。記得母親常常戲稱我是「閣樓小姐」,吃飯都需三催四請才下樓。到今天我和妻都有睡 前看書的習慣,床頭總有五、六本書。我平時最怕進去誠品書店,因為一進去,勢必破財。

小時後,我也曾經住過親戚鄉下的醬園,田園風景優美迷人,每天經雞鳴催醒,看姨丈一早磨豆腐。廁所是架在水澤上的高架茅坑,有時我拿著包子過橋上廁所,看 水下魚兒搶吃糞便,有時還到下面用豆渣餵魚、路旁餵鴨。鄉間的假期玩的痛快,一旦回到城裡,就溜到隔壁看戲去。鄉村美景如果也有戲院、書攤、球賽,豈不兩 全其美,樂不思蜀?

我童年的錦繡生活地圖是由許多傳統、習俗、節慶、大家庭的親戚和玩伴編織而成的。我和二弟好參加活動,學校每週末有童子軍活動,露營、編輯刊物、救濟貧 民、也投稿響應過六十年代台灣的「青年自覺運動」。童子軍的吳其照團長、趙大鈍和曾培傑老師影響我們最深,常灌輸愛國和改革的思想。華僑被迫歸化入籍的時 候,有些學長還去參加遊行示威以致被捕。我的恩師吳團長係黃埔軍校出身,在越南赤化後,難逃魔掌被捕,死於監獄。來到台灣升大學,我也愛參加社團活動,尤 其是天主教會的社團。當年凱樂神父著作那本「改造世界」書中教我們練就一番寫作、投書、遊行的技巧,幾乎影響我一生與環境歸屬的習性。

都市文化和社會參與生活的圖案已在我的皮膚上刺青,永不磨滅。我今日依然熱愛都市上演的戲劇和抗爭的示威遊行。童年的巷子地圖記憶,令我長大後不曾忘記在建築專業工作推動過「遊戲巷」的都市改革策略。

然而華人城的生活,終畢像一個孤島,大多數的華人和本地人的文化、生活和政治脫節,對本地人,沒有根、也沒有愛;華人從來不把這兒當作長住的故鄉,商會宗 親的組織時常各自為政。雖然華人城曾經短暫自由地過著有如家鄉般的生活,但當越南政府要華人歸化或逐步限制中國語文的教育和商業時,華人沒有反抗的發言 權,整個社會不堪一擊。赤化後,生於斯,長於斯的華人都成了漂流海上的難民。

我童年的都市地圖是一塊已經被戰火燒成殘舊的孤頁,多采多姿的往事,已成追憶。

雖然越南赤化二十年後又開放了,但這一切似不似魔鬼遊戲?葬送了多少親情、友情和人命?如今,我出生的故鄉已不存在,因為親友和兒時玩伴已人去城空,還鄉 亦斷腸。越南淪陷十數載,如今又開放觀光通商,許多越僑及華人都回去做生意或觀光。但是我連回去憑弔童年故居的動機都沒有,百萬難民因逃難出海沉船或被搶 奪的血債尚未完全風乾,誰來算帳?雖然,今天我仍熱切地把我童年的生活地圖和我現在居住的城市對照,在許多地點和人群中去複製都市戲劇的圖象。因此,我熱 切地教學和參與台灣近年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有一群人,正做著最另類也是最原始的愛鄉愛土的建築服務工作。我們熟悉的地方啊!既住在這兒怎能不對 妳又愛又怨?

後記

我終於在2007年又重返我的出生地越南。童年的城市已易名為「胡志明市」。我帶著洋妻和混血女兒一行五人,第一天就去第五郡(堤岸)找尋我童年的那一條巷 子。四十四年的半生離別,鄉親易主,巷子未變。雖然西貢已有許多高樓,堤岸其實沒多少變化。那些法國式的大街陽台和各個宗親幫會,當年創立的廟宇、醫院和 學校依舊存在,母親時常帶我去買菜的市場,今日仍是那般溼答答的地面,早已遺忘的姑母住過的那條街已記不得原來是賣金魚的街。我們的長輩,只有姑母在唐山 讀過古文,我們兄弟讀小學時,他幾乎每天來教我們讀增廣賢文和「田園將蕪胡不歸」。她越南赤化後,卻因獨女和女婿逃難美國後和姑丈獨留「故鄉」,有一天她 竟喝了劇毒的「紅花油」自殺。這是我連午夜夢迴時常痛惜的姑母。我找到了那間挑我懶筋行入學禮的觀音廟,和家人在文昌宮前合照。一幕幕的童年生活就好像突 然從黑白電影變成彩色電影。走到我唸書的穗城中小學,入口右邊的鐵網佈告欄仍在,一如往常掛著一些學生的圖畫和中文書法,在操場側牆的雙桿上好像仍聞得到 我們同學留在上面的汗味。走到操場教室的頂樓,眺望天后宮(婆廟)優美的屋頂,感念華僑先祖建廟辦學的恩澤。因為學了建築,今日才懂得欣賞婆廟的交趾瑤藝 術之精美。穗城中學如今已二度易校名,整個華人城的第五郡,僅僅存在這一間尚有中文部小學,其他十數所華人宗親幫會開辦的學校都教越南文。中文簡體字的學 習,只能開補習班。當年堤岸不是曾經有過大大小小的報紙館不下十家嗎?中文的文化已消忘,消失的中文商店招牌,已經證明一切了。在越南,如今只靠台商的 「國際學校」來自保中文對話。穗城中學當年的老師大多飽讀詩書,二十年前因逃避赤化,許多老師同學分別逃到歐、美、澳洲。澳洲雪梨市的同學和師長,又開始 籌款組織了一所有數百學童的週末中文學校呢!中文的文化就在各地生根,華僑早就習慣了到處流浪,到處生根。我的中學老師趙先生現在也居住澳洲,他送我一幅 字,題了這一句全球化堪用的句子:「江湖何處不宜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