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禪與創造力

禪與創造力

胡寶林

禪是什麼?禪即是「禪那」(dhyana),亦即是「悟道」。


禪的源頭是佛祖釋迦牟尼。

佛 教是西漢傳入中國,佛祖被神仙化,初期用老莊道家語言解釋,以《安般守意經》──即呼吸吐納方法的「小乘佛法」為主,與中國的方術及老莊的「無為」結合, 到了魏晉,求仙方術被魏文帝曹丕等批諷,佛教充分地被玄學化,以「大乘」的般若佛學發展,形成許多宗派,一直到今天。主要是小乘及大乘兩大宗派的佛法差 別。小乘比較接近印度的念佛修行,大乘注重「無我」、「性空」的不同於印度修行的哲理頓悟。 佛祖自印度教脫離,開創了體現宇宙生命的悟道之法,基本上不像宗教,而是哲學。

佛祖的宇宙生命悟道可以用「緣起性空」四字為總括詮釋。

──即萬物生成的因,用科學的說法是「演化」,所以有「機緣」的說法,「機」即是合時合地合理的機會。

性空──「性」即萬物顯現的性質、特性,其實不斷在變化,我們見到的「性」,其實只在當下見到的樣子,也就是這一刻、這秒見到,下一刻就不一樣。所以我們每一刻對萬物的詮釋、命名,都是「空」的,不真實的。所以「我」是什麼?「真我」在哪裡?

真我即是「本我」,我未出生前就有的萬物法則,即「眾生是佛」。一切外在世界,包括每個人的「我」,都是「無相」(即假象),我們要的是「實相」、「真如」(如是原來如此的領悟),了解到萬物的法則,就了解「佛」,人就才是「真人」。


<生死宇宙同體>

佛對生死的看法就是一切既「無常」亦「有常」,認識萬物的「緣起」法則秩序,就掌握生命的真義,「緣起」就是創造生成,這「緣起」也不是完全偶然不可控的。

生,就是「四元和合」,「隨其所宜」(四緣就是地水火風,亦即「四大」)
死,就是「四元離散」,「各安本位」(佛祖弟子文殊所言)

四緣即是代表萬物,萬物的生滅及運行秩序,有一定的規律,正如我們的身體,其實是好幾十億年的細胞組合,細胞不斷換新,每七天就全部換新,皮膚每月換一 次,胃壁每五天變新,肝每六週……一年之內百分之九十八的身體內原子粒全部換新。所以身體其實是一個小宇宙。DNARNA、酵素、蛋白質、糖的燃燒能量 傳送血糖成為新陳代謝……不斷循環(其實即是輪迴)。所以,生命是一個過程、宇宙運行是一個過程、是能量及電子、量子力場的運作。因此嚴格來說,宇宙、身 體、萬物都是非物質的當下現象而已。猶如電影也是無數鏡頭映像的虛幻過程。人生最重要的是去主宰映像過程,演一場好戲。萬物都存在著秩序自行調控的智慧 (即量子力場的排列)。可謂「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動物,尤其是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意識去主宰我們的身體內分泌、賀爾蒙、腎上腺, 意志力可驅動身體內的變化,我們如果盡力盡意去令身體的秩序維持得少有差錯、延長壽命變化的損耗速度,而且和群居共生的世界互動,發揮意識的平衡,「同體 慈悲」,並不斷創造共生有益的見地,就是生命意義。此生就值得!智慧和意識才是接近「真我」、「本我」,但意識也會不斷的變,「真我」也只能是極力追求, 也求不到的,因為「真我」不在我之中!真我就是宇宙同體。


<去我執與無所住心>

因此,佛祖的教導是要每人回到本我,悟出道理,不能外求,知道本我,就能「去我執」,不執著當下的「我」,不執著所有代表我的財富、名譽、榮耀、外貌、利益,就能「明心見性」(本性),看見「本我」就是「意識連續總和」的本領。

禪,是由達摩從印度東來,排?各種像宗教的佛教宗派,用佛祖傳衣缽給二祖時說的「教外別傳」,不要那時唐代盛行的玄化式之佛教,回歸佛陀,用「直指人 心」、「不立文字」(不能多說,全靠修行),首先「頓悟」(看到自然現象突然理解)宇宙的不二法門,然後再靠不斷修行,為求「去我執」,對一切現象、慾望 均「無所住心」、「過眼雲煙」,即看見很喜歡的東西,不一直去想它,真不易啊!這就是禪!看世界,金剛經有所謂「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眼。我們看世界多數只用父母生我的「肉眼」來看。學禪至少要有慧眼,慧眼即不僅有智慧,還有修持到的智力,即實踐力。

世界並沒有時間、空間這回事,都是我們的感覺;也沒有色彩這回事,都是我們的眼波。所有這些都是經驗教會我們如何看,但我們必須了悟看到的現象都是無常,不斷變化!我們若把看到的經驗概念化,就不再有新發現了。

因此,禪不念經、念佛,但讀好經文只是為了悟法悟道,堅強自己。禪就在世界當中,所以有所謂「生活禪」、「世間禪」,我們順應世間一切的運作原則,有能控 也有不能控,不牽掛所有的緣,「萬緣放下」、「五蘊皆空」(蘊即各種感受),人生就少悲苦,常喜樂,(智慧的狂喜),即能「轉物而不被物轉」這世界就是在 我的意識澄明中。


<共生與禪機>

所 以佛陀(不是後來的各種佛教宗派)不是神、是智者,佛法是內心頓悟之法,不是宗教,要每個人自求。佛法不講永生、靈魂,現在的身體不斷變化甚至死後的灰燼 和泥土互動就是永生。真正的靈魂是人與人,人與物的感應傳承,是意識力量的交融,是細胞電子振動的感應。其實,刻刻都是永生。天主基督古經的教義講到太初 就有「聖言」,聖言可看成就是萬物的智慧或佛經的「般若」、量子力場的秩序,上帝也可說是「真我」的化身或源頭,若每一刻的我都能回到真我,就越近上帝。 人類有幸憑著超乎動物的高度意識力量,因群居合作而有了文化(各種制度和價值意義),但是文化的成就也不能定位,要時時檢討改造,才有禪機(共同生存的機 會)和見地,文化其實是佛的所謂「同體大悲」──即生命共同體的關懷、社會大眾福利的關懷。佛法修行中有「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四重恩即佛恩(教 我)、父母恩(育我)、國家恩(護我)、眾生恩(分工助我),這是很有意思的社會仁愛、關懷,「下濟」就是救助、改造。了解「緣起性空」似乎不難,知道 「無常」而去接受不易,要做到佛禪的「萬緣放下」、「無所住心」、「心如牆壁」真難啊!

我們其實都是「五蘊明明幻,諸緣處處痴」!


<創造力與無念盡通>

中 國禪學是佛學的正本清源的革命。佛陀講道的最佳依據是金剛經,當初搞革命的六祖(從達摩算起)是從五祖弘忍開導後認識金剛經的真諦,與弟子講了口述的「六 祖壇經」。事實上中國禪不完全等於始於印度或是佛教其他宗派的「禪那」,也不同於莊子的空無自然哲學「齊生死」;更非神道的玄學。根據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 拙比較,「禪那」是一種「無常觀」,即是到了一個連無意識都消失的恍惚境地。但中國「禪」卻是講求在一剎那破壞積聚的知性和理性同時的精神變動。這種變 動,即「一悟即至佛地」,到達通透的解脫感知和從未有過的愉悅與歡樂狂喜的高峰體驗。這種體驗不僅是與萬物齊觀;更不是天主教與神共存的觀想,而是脫離 「宇宙同體」或不管神有沒有創造了宇宙萬法的冥想。禪的體驗是要「抓到了活在『生』的理由,繼續自己的創造工程的一種滿足感。」(鈴木大拙)

禪 的體驗是從自然回到本心自性,獲得自我生命充分自由的滿足感,亦即從「禪機」獲到「生機」的快樂。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是不要言說,而是一剎那 間揚棄僵化的知性,直覺事物的真實面。這種解脫知識束縛的自由卻又非我行我素的孤行者。慧能的六祖壇經把金剛經的精華一再覺醒,把佛學的更有生命創造觀點 強調出來,就是「無念、無相、無住」和三身佛「法身、化身、報身」的恢宏架構。無念者,「於念不念」;無相則「於相而離相」;無住其實又回到「念念不 住」。這三種修持是入世的,即「在色界而不惑於色」。「念念不住」即「心無所住」;這就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即時時不執著一種固定的想法,要「去我 執」,才有「改變觀點」的契機出現。至於三身,化身又是千百億共生變化的歷程,報身即是「念念善」,世界才能共生、依歸、行願、互報、感恩。總而言之,無 念和念念不住則是「十方通透」的最大心靈自由基礎和創造力基礎。也有學者把西方現象學和禪學比較,現象學中的「在時間中存有」有自性了悟之實在感,「把事 物本質放在括弧內,存而不論」,有「去我執」味道,「合世界性」或「對世界煩心」則有一點點「報身佛」的意象,卻又不那麼恢宏,而現象學並不論萬物生死的 終極卻只論事物本質天地神人的現象。

中國禪學講求當下頓悟的這種經驗,其實人人均有過,就是「原來如此」、「早知道如此」的一時領悟。但偶然的「頓悟」又有何用呢?如何求得日日禪,就得靠 日日修,持日日頓悟。不一定要靠打坐,雖然打坐可以把心氣調和,令精神得到休息,享受無念,不過,打坐不一定能「明心見性」,自然頓悟。我知道有人時時打 坐,遇到不順心事還是大發脾氣的。時時頓悟有點像法蘭克福學派的霍海默(Horkeimer)和阿多諾(Adorno)的啟蒙辨証哲學。所謂「日日自我啟 蒙」的否定與創造。

一般學理說到創造力多數集中到能力的本質陳述,舉凡想像力、聯想力、才能、敏感、好奇、行動、挑戰等等的心智狀態和能力。我認為有人綜合為「改變觀點」 四個字為最佳的「無住心」和「去我執」寫照。然而各種想像力、聯想力所產生的新主意或新觀點,怎麼知道是最好的呢?判斷之能力何來?又有人 (Isakaen & Treffinger)把創造力的解決策略歸納為「擴散階段」即創意發祥和「聚斂階段」即分析評斷力,兩個綜合的步驟才是創造力的完成。也可以說前者是右 腦的,後者是左腦的。我時常教導學生,有創造力要會玩、會質疑、判斷,但也要懂得判決的價值,我用「左手玩把戲,右手舉明燈」來比擬創造力的人格特質。用 論語的說法是「亦狂亦狷」--狂者激進,狷者有所不為的智識份子人格。

創造力不等同於僅是從事藝術活動,雖然阿多諾等有倡言「藝術革命」的社會改革胸懷,畢竟高峰極致的藝術作品能影響到一個重要人物的心靈

而決定革命(改革)的不多,(藝術多數是撫慰心靈或是一時忘我的美學經驗)。創造力應該有更大的社會意義和貢獻。否則,連詐騙偷盜都是大創意家呢!

圖表一、八個創意習慣(胡寶林繪製)

圖表二、八個創意習慣中英文對照(胡寶林繪製)

美 國心理學家創造力研究者契克森米哈賴(Csiksentmihalyi)提出Creativity,有小「c」與大「C」。即小「c」是個人生活要依靠的 生存策略或許許多多小點子大王;但是大「C」必須要對公共生活和社會福祉有貢獻價值。這個大「C」不就是三身佛中的報身佛的功德嗎?所以,頓悟的禪有更恢 宏的人生價值,要像儒家的「以天下為己任」要「愛人如己」,如基督福音的「地上鹽」和「背十字架」,屬於宗教革命家歷史上的耶穌也曾說「我來是送刀劍,不 是送和平」,他的冒險改革膽量,觸犯了保守的猶太神職集團,最後背了十字架,為人類贖罪,其創造力可謂勇不可檔的大大「C」呢!總的來說,禪的頓悟是一種 個人內心自性對生命力明悟的哲學修持,要到報身行善的團體意識的境地,似乎不得不發展為宗教的集體力量。禪宗似乎又沒有創出一套所謂斂聚性的分析評斷方 法。因為這個世界太複雜了,創造性的大「C」還是不能僅靠念念善之功哩!

下面是筆者近年整理「八個創意習慣」的模型,前面六個習慣都屬於平時的修持與修練功夫,沒有捷徑,最後的兩個「改變觀點」和「綜合靈感」是最重要的。綜合 就是斂聚的功夫,可能是價值分析判斷,也可能以平時創意經驗和知識,直覺地綜合頓悟,不需太多分析。所以頓悟是禪宗的一種經過「大死一番」的歷程。禪師們 從許多佛經中得到許多知識和覺悟,不過,他們的歷練還是靠禪公案的話題,反覆對話,雖然他們少有在實際生活中用創意有所發明,但在許多決策建議中卻又時時 能另類思維或化整為零呢!


結論

禪 的「無住心」是時刻改變觀點的創造力動能。無念為本其實是「於相離相」,「於念不念」才會「念念不住」地把觀點改變過來,變成點子大王。不住就是不僵化才 會獲得創意的自由。中國禪的悟頓性空哲學有許多老子的無為的自然玄學相似之處。老子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齊物觀,也是講不必管他的混沌天地之道的宇宙生命自 然,老子的無為是為而不為,如行雲流水,「功成弗居」。這就是無住心。

禪的頓悟對人生最大的貢獻是「解脫」,一切看透,個人不會鑽牛角尖,創意無窮,不會有悲傷,只會有狂笑、暗笑水月人生;然而在渡人「解脫」方面,在歷史上 只做到個人心靈的得道修持援助,到了晚期,在台灣的社會,才出現了慈濟功德會的這種世界性的社會服務領導。基督教早在中古時代已有許多救助孤苦貧病生收容 所和醫院、教育的事業,一直到今天,因基督教有十字架的精神,然而精神病苦解脫方面是靠神,不是靠自己的「明心見性」,所以就比較不那麼瀟灑。

生命哲學的終極意義是生生不息的創造。基督思想是人生有使命協助上帝繼續完成創造天地的工程。然而,禪和老子或量子力學都沒有解決「緣起性空」和那測不準的 混沌是如何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成為今日的有序宇宙。這種奧秘,基督思想就歸結到神的創造和神繼續眷顧人類,而且相信以復活和永生做為獎賞人類協助繼續創造或 改造的功德。我們的人生哲學,如果要冥想生命宇宙的奧秘,就相信上帝;感覺無助,就祈求上蒼。如果能頓悟宇宙生命其實是不斷共生變異的合成組織體,就心無 所住,行雲流水處處解脫,處處禪機。這禪的「於相離相」卻又不教我們如何待人處事,這可得靠孔家店的「據德、依仁、遊藝」之道了。如果非要義所當為去做一 個決策的領導者,恐怕不得不熟讀老子的政治哲學了。如果還要創業,現在不是流行孫子商戰法嗎?不過要商戰,就難以「於相離相」、「功成弗居了」。還有十年 前流行的「第五修煉」的「學習型組織」的自我超越企業教戰,回到組織系統結構這些複雜的環節中去找到問題所在,真非要「去我執」和用系統分析的技巧不可 了!人生就是要步步為營,所有的創造的功德,到底為的是什麼?地球已頻臨滅絕的危機,我們能不時時以世界觀自省創意的價值為何嗎?這個地球,只有一個世 界,一個共生的靈魂,變來變去,都是為大家過得更好,更有意義更實在的人生片刻啊!筆者歸納的八個習慣,如果不是指向今日世界觀的永續發展和全球化貢獻, 則創意只為fun,也只不過是一個個人小小的「c」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